趙可式 生命尊嚴 無限追尋

當時的趙可式,由於年紀還小,因此家人完全不敢向她透露手術的風險。然而,她早已從許多蛛絲馬跡之中,察覺到事情的不對勁。她說,家裡的經濟情況向來不好,但是那次卻讓她住進頭等病房,甚至還買給她一大盒昂貴的巧克力。隱約猜測到病情危險性的趙可式,當時還寫了一封遺書,偷偷藏在被單底下。

罹病時心中產生的萬般無助與恐懼,讓年僅15歲的趙可式,對於生命的意義產生好奇,開始思索死亡的議題。

 

家屬的悲痛
20歲決定立「生預囑」

 

死亡的陰霾,並沒有因此停下它的腳步。15歲的趙可式,在6月才剛接受完神經纖維瘤的開刀手術,卻在大病初癒的4個月後,失去了她的母親。

回憶起母親臨終前的情景,趙可式說,在母親斷氣之後,當時的護士沒有多作任何一句解釋,就留下六神無主的家屬,逕自走出去找值班醫師前來判定死亡。當時年幼的她只能不斷地哭泣,卻被護士斥喝要她噤聲。醫護人員的冷漠與無情,深深烙印在趙可式的心中;這一幕也讓她立志投身醫護行業,希望能解答心中的疑問、彌補傷痛。

生命的無常,也讓趙可式徹底領悟,要在健康的時候,就先規劃好自己的臨終醫療。因此,打從20歲開始,她就自己立好了「生預囑」。趙可式說:「從那年以後,我每年都會把它拿出來更新一次,不過仍然覺得還沒有準備好。」

所謂的「生預囑」,就是對自己臨終時的醫療措施預先安排,包括臨終照顧場所、臨終醫療方式以及醫療代理人的預先選擇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「生預囑」還能登錄在IC健保卡裡。「生預囑」的功能,除了避免生病時會身不由己,也能讓自己摯愛的家屬,儘快回復到正常的生活,減輕他們的負擔。

 

醫護的倫理
永不放棄的關心

 

進入台大護理學系就讀,是趙可式踏入醫護領域的開端,自此之後,她進一步確立了往後讓她投身安寧療護的信念。

她說,病人是一個完整的人,除了生理的病痛,還有心理層面的需求。安寧療護的信念,就是除了照顧病人的身體,還要從病患內心的需求與感受出發。說的簡單一些,它的基本精神,就是對於病人「永不放棄的關心」。

為了推廣安寧療護,趙可式也不忘以具體行動來落實。前立法委員江綺雯,就是趙可式推動安寧療護的盟友之一。

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,欢迎使用左边赞赏~

¥赞赏

成为第一个评论者

评论

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.




+ 7 = 10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