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痛觉信息的形成和传导

皮肤痛觉信息的形成和传导
皮肤痛觉信息的形成和传导

皮肤痛觉信息的形成和传导目前一致的看法是,传递痛觉的伤害感受器广泛地分布于皮肤各层、小血管、毛细血管、腹膜、粘膜下层等处的游离神经末梢。这些游离神经末梢的终末部和组织细胞(或组织液)相接触,在这里
容易感受化学物质的作用。当皮肤或内脏器官在创伤、炎症病变或者肌肉在缺血状态下,均可导致局部组织破坏,释放出氯化钾、组织胺、缓激肽、5-羟色胺、前列腺素E、乙酰胆碱和P物质等致
痛物质, 刺激伤害感受器,使之产生痛觉传入信号,通过神经纤维传递,进入大脑产生痛觉。

伤害感受器是产生痛觉信号的外周换能装置。这类感受器的兴奋阈值都很高,所以又称高阈感受器。根据伤害感受器的性质,大致可以分为3类。

1.机械型伤害感受器:这类感受器主要分布于皮肤上。当皮肤感受到10~100g或更重压力刺激时,机械型伤害感受器就可发生反应,而对皮肤受到钝器压迫或烫的刺激时不发生反应。

2.机械温度型伤害感受器:这类感受器主要也分布于皮肤上。它们具有对机械和温度刺激的双重感受作用,但是对温、热或冷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远较机械刺激更为敏感和强烈。皮肤温度达
到45℃左右时,人即感觉灼痛。一般认为,这类感受器和传导“快痛“有关。

3.多型伤害感受器:这类感受器广泛分布于皮肤、骨骼肌、关节和内脏器官。它们对机械刺激、温度和化学致痛物的刺激都能发生反应,是一些与痛觉发生最为密切的感受器,多次的重复
刺激可以发生致敏、疲劳或压抑现象。

单一的疼痛刺激可引起先是快速的,定位准确的,但不很强烈的快痛(或刺痛);然后由弥散的,定位较差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慢痛(钝痛)所代替。慢痛在主观上感到难于忍受,常伴有植物性内
脏活动和情绪反应。

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,欢迎使用左边赞赏~

¥赞赏

成为第一个评论者

评论

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.




78 + = 87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